云南米线就是云南最具有代表性的美食了,比较著名的有过桥米线、炸酱米线、砂锅米线等等,云南米线始于古代中国五胡乱华时期,北方民众避居南方而产生的类似面条的食品,也有说法是秦始皇攻打桂林时,当时北方士兵在桂林作战,吃不惯南方的米饭,所以当时的人便用米磨成粉状并做成面条的形状,缓解士兵的思乡之情。
炸酱米线会有点辣,但是吃着却很香,米线是软软滑滑的,真是绝配!
一、唐振常《颐之时》
唐振常自称“五十年前就跟着车辐在成都觅食”,吃不起大馆子,就在小店和摊头寻找佳肴。他的文章特点是指点江山、粪土当年,批评起饭馆来不留情面,且能从日常饮食中挖掘出文化深意。
二、周绍良《馂余杂记》
周先生写饮食、记交游,钩稽出各式北京小吃的渊源与做法,能准确记出是哪家做得好、哪位师傅手艺高。书中记述的王世襄先生拿豆汁用羊尾油熬制麻豆腐,至今仍是绝唱。
三、林文月《饮膳札记》
林文月教授从台静农游,她爱请客,而且菜肴宴飨都要亲自操作。在别人的菜谱之上,根据自己的操作经验稍作取舍,就成了一桌丰盛的“林氏筵席”。此书所记,正是她的操作心得。
四、沈宏非《写食主义》
沈宏非不拘泥于掌勺过程、品咂感受,而是把美食写得风情万种、外焦里嫩。他把食物由里至外一一拆解,把文字游戏玩得活色生香,写出了弦外之音。读之,感觉不啻是写给食物的情书。
五、梁文道《味觉现象学》
香港饮食的风华绝代造就了梁文道的味觉。所以,梁文道谈吃的文字在大陆汇成三册,我嫌芜杂,而独爱这本香港上书局出版的《味觉现象学》。这本书与其说是饮食札记,毋宁说是一本政治、哲学、经济学甚至人类学札记,是一本变换角度谈饮食的著作。
六、王稼句《姑苏食话》
王稼句致力于乡邦文献久矣,这本书是他从饮食角度勾稽史料的又一贡献。他把历史上苏州的物产、时令、风味、小食、船菜等一一还原,层面宏博而条理清晰。了解过往,才知道今夕何物珍贵,也才能吃到点子上。
七、舒国治《台北小吃札记》
舒国治的这本书当得起“行脚文学”,全是他徒步丈量出来的。他不供房、不买车,其他生活标准降至最低,每顿饭食都在各小食店前解决,独得之秘全在这本《台北小吃札记》里,可以拿来当台北美食游攻略。舒国治文字清简,直指内心,像上好的清胃之汤。
八、殳俏《吃,吃的笑》
美食文字最适合写专栏,根据季候、时令一路写下来,间或插科打诨,最为惬意。殳俏的文章就是这样,从专栏到结集成册,攻城略地,影响愈大。我欣赏她把食物像人一样对待的态度,而不仅是物化 的对象。可以想象出她见到食物吃到笑的景象,催生出一系列妙笔文字,读起来充满“代入感”。
谈吃的书一定是要有市井气和烟火气,且要有浓浓的文化气息,渗透思想积累和生活沉淀的人文情怀,方可精神上以膏馋吻。如此,推荐以下作者和书。
首先当然是老头儿汪曾祺的美食散文,这是不可不读的
袁枚《随园食单》
张岱《陶庵梦忆》
唐鲁孙《谈吃》
逯耀东《肚大能容》
赵珩《老饕漫笔》
梁实秋《雅舍谈吃》
周作人《知堂谈吃》
车辐《川菜杂谈》
古清生的美食散文系列
如此,可消化一阵子了。
美食类的书挺多,但要达到“好看”这个标准,却并不容易。
美食是色、香、味集大成之物,单论食物本身,最好的感知方式永远是一条舌头,落到纸上,变成平平整整的一堆文字,魅力自然大打折扣。如果作者还是一味从食物如何如何好吃来描述,顿显乏味。所以真正好看的美食书,一定是在食物之外,还有人、文化、社会,甚至是一片土地与一个时代的味蕾乡愁。
台湾作家焦桐有本《台湾味道》,挺有意思。说食物先从风土人情入手,近现代台湾多是移垦之人,其饮食亦满载漂泊离散之根,充满了错综复杂的互相角力与互相妥协。
最能代表台湾特色的食物,要属风味小吃,均是当年独自漂洋过海、背井离乡之人路边摊起家。看上去再简单不过的一味寻常小吃,蕴含其中的,是逝去的岁月与历史遗迹中,一代人半生难安的乡愁。
书里写到的台湾小吃,也很有代表性。有一些随近年赴台旅游人数剧增,已经很为外人熟悉,比如说蚵仔煎、卤肉饭、姜母鸭、红烧鳗、炸排骨、凤梨酥、冻顶乌龙茶;
还有一些是本地人才熟识的老伙计,比如说筒仔米糕、猪血糕、菜尾汤、酱油膏、绿竹笋之类。
印象比较深的是“川味红烧牛肉面”,大陆习惯称之为“眷村牛肉面”,台湾本地却不这么叫。川味红烧牛肉面源自台湾冈山的空军眷村,后由退役老兵播布于整个台湾。
其实,台湾人从前并不吃牛肉,正是那些随“国民***”来台的军人带来了吃牛的习惯。是以川味红烧牛肉面成为台湾特色食物,实乃历史的偶然,人之情思所至。
我想强烈安利一本书,其实它更像一本摄影集或者说是日历,
叫《一日一果》,每天一张精美的和果子(日本的传统点心)配上介绍。
每个和果子都是匠人手工制作,作者还亲自为其配上古老而典雅的器皿。
读起来会感到心里顿时平静下来,让人心生惬意。
原来食物也可以如此诗意,饱含静谧之美。
放几张里面的图。
作者谈到,和果子会随季节而变,不同时节都会有形态意境符合环境的果子。
且它们的名字也都特别唯美,
冬季时,会有名为“浮雪、梅香、初音、松重、立鹤”的果子
春季时,会有名为“花橘、雏儿樱、春吹寄、红蕨、曲水”的果子
夏季时,会有名为“草露、冲石、深绿、***花、竹流”的果子
秋季时,会有名为“菊重、栗金团、寄生木、浮舟、初霜”的果子
读这本书,我才真正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做“食之雅”
尊重手艺、尊重自然、尊重一点一滴的食物。
我家乡的风味小吃
谈起自己家乡的风味小吃,大家都会说不尽,道不绝,像北京的脆皮烤鸭,陕西的羊肉泡馍,内蒙古的小肥羊,云南的过桥米线,,山西的刀削面。。。闻名全国,数不胜数。我家乡的风味小吃虽然没这些小吃这么享有盛誉,但是我还是十分喜欢它的,它就是清汤粉。
可能大家听起来名字没有什么韵味,但是他中间的的内涵可深了,清汤粉的做发很简单,首先先抓一把洗净的米粉放入锅中,经过沸腾的开水一烫一会儿,基本就熟了,它的配法很多,有牛肉粉,咸肉粉,猪皮粉。。。再将豆芽从热水中一捞,放在碗面上最后要放入秘制葱花和精心配制的高汤,一碗色香味具全的美味小吃就完成了,根据个人喜好也可以放入一些辣椒酱,蒜茸等等反正一切都是现成的,看上去好像一幅色彩斑斓的艺术画,如果你喜欢品尝美味,就来我家乡一“吃”为快把。
游客朋友们,云南饮食文化是我们中国重要的旅游文化元素之一。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呈现出极大特点。经过一段时间,形成了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的八大菜系。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云南,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这里不仅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还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饮食文化。我是你们的导游XXX,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云南的饮食文化,品尝地道的云南美食,感受这里的食物所承载的历史与故事。
首先,我们将前往昆明,昆明作为云南的省会,不仅是“春城”,更是美食的集散地。在这里,我们将品尝到正宗的过桥米线,这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汤面,传说起源于一位贤惠的妻子为了让丈夫吃到热腾腾的面条,而发明了这种将热汤和配料分开携带的方式。在享用时,我们会见证服务员现场操作,将滚烫的肉骨汤倒入装有生鸡蛋、米线和各种肉类、蔬菜的碗中,瞬间蒸汽腾腾,香气四溢。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大理古城,体验白族的三道茶文化。白族的三道茶,每一道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含义:苦茶代表生活的艰辛,甜茶象征甜蜜的爱情,回味茶则如同人生的回甘。在品味三道茶的同时,我们也会了解到白族人的生活哲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此外,我们还将前往西双版纳,这里是傣族人的聚居地。在这里,我们将有机会品尝到傣族的特色菜肴,如酸竹筒鱼、椰子饭和鬼鸡等。这些菜肴不仅美味,而且富含当地的风土人情。比如酸竹筒鱼,就是将新鲜的鱼儿放入经过发酵的竹筒中烹煮,这样既能保持鱼肉的鲜美,又能吸收竹子的清香。
在旅途中,我们还会穿插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比如学习制作云南小吃,亲手做一份鲜花饼或者一碗凉拌米线,让大家在动手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验到云南的饮食文化。
在此,我要提醒大家,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文明用餐,尊重当地的饮食习惯和文化传统。同时,我们也要做到环保旅游,保护好这片美丽的土地。
最后,我期待大家在这次旅程中能够收获满满的快乐和美好的回忆。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大家!
TOP榜
关注榜
投票榜
01
关上食菌一条街>>
02
祥云街>>
03
茶马花街>>
04
昆明北京路
05
[_a***_]四方街
06
丽江黑山羊一条街
07
丽江古城美食一条街
08
大理古城人民路
09
昆明南屏美食街
10
丽江花马街
11
景洪江边夜市
12
13
双龙桥美食街
14
昆明兴苑路
15
北门街美食
01
祥云街>>
02
关上食菌一条街>>
03
茶马花街>>
04
昆明北京路
05
丽江四方街
06
丽江黑山羊一条街
07
丽江古城美食一条街
08
大理古城人民路
09
昆明南屏美食街
10
丽江花马街
11
景洪江边夜市
12
玉溪步行街
13
双龙桥美食街
14
昆明兴苑路
15
北门街美食
01
关上食菌一条街>>
02
茶马花街>>
03
祥云街>>
04
丽江四方街
05
丽江黑山羊一条街
06
丽江古城美食一条街
07
丽江花马街
08
大理古城人民路
09
景洪江边夜市
10
北门街美食
11
昆明南屏美食街
12
昆明兴苑路
13
昆明北京路
14
玉溪步行街
15
双龙桥美食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alllakere.com/post/1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