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材料:面粉150克,沸开水180克,辅料:红糖,白糖,油面粉少许
做法1. 面粉里先加入1匙糖拌匀, 然后冲入沸开水, 边冲边搅拌, 揉成面团
2. 面团很粘, 在手上抹适量油, 将面团揉和稍光滑即可.
3. 准备红糖, 白糖适量. 将面团分成若干个小剂子.
4. 取一个小剂子, 两手捏薄, 包入红糖(或白糖), 在糖上撒少许面粉, 包成圆形, 轻轻拍扁.
5. 锅中倒入足量的油, 烧至插入一根筷子, 马上会浮起很多小泡泡, 转成小火, 下面坯,炸至两面金黄.
6. 捞出沥油, 放在厨房纸上吸去多余油份
小诀窍
1. 开水要是沸水, 才能保证糯软的口感, 所以和面团的时候会很粘手, 手上抹油就很好操作了.
2. 在红糖或白糖上撒上少许面粉, 可以防止糖受热后爆溅, 少许即可, 面粉多了会影响糖的流动性.
3. 出锅后不要着急吃, 等稍凉后再吃
菜谱做法:
1.准备原料:芝麻、豆沙、糯米粉
2.糯米粉加水揉成面团。
3.面团揪成若干小剂子,取一个包入豆沙。
4.搓圆再压扁,两面拍上芝麻。面干可以刷上一点点水再沾芝麻。
5.做好的芝麻糯米饼待用。
6.电饼铛加热,刷上油。
7.把饼放入饼铛中烙。
8.大概3-5分钟,在饼面刷点油,翻至另一面烙。不喜欢油可以不刷。
9.两面都烙成金***即可以盛出吃了哈
食材:小虾米半斤,干菜少许,干辣椒 ,两颗,老酒 少许生抽适量,蚝油适量,葱适量,姜适量
1挑去杂质洗两遍沥干水份,干菜洗干净切碎
2热锅倒入冷油,锅里下生姜,干辣椒,干菜,煸出香味倒入半加工的籽虾。加入盐,老酒,少量生抽,加水半没过虾,盖锅盖大火烧炖5分钟,起锅。
1.将紫菜洗、撕开备用。
2.鸡蛋打开,在碗里搅匀。
3.虾皮洗净,加料酒浸泡10分钟。
4.旺火将植物油烧热,倒入酱油炝锅,立即加水1碗,放入紫菜、虾皮煮10分钟,再放入蛋糊、醋略加搅动,蛋熟起锅,加入味精、香油即成。
淀粉适量,看做多少的量来定。放一点点水,把淀粉侵泡打湿至能像蛋清一样就可以了。鸡蛋一个,打烂搅匀备用。具体做法如下。
1、将虾米、花生米分别放入锅中,加重油爆炒,放入生姜丝,炒熟之后,放入适量开水,备用。
2、将鸡蛋搅开,等到锅中的馅料再次烧开后加入搅好的鸡蛋。
3、将红薯粉放入小盆里,放入冷水搅开,刚开始可能需要用大力,因为其粘性很强。
4、将搅拌好的红薯粉加入到锅中,同时用锅铲不停的搅拌,直到红薯粉变凝固为止。
5、盛入到碗里,撒上葱花,这道菜就完成了。
泸州,位于四川盆地的长江河谷,这儿的人,钟爱糕点,不是西式面包,就最传统的那种中式粑粑。
比如白糕和黄粑,泸州人是从小吃到大。
泸州白糕,是以糕类小吃著称的,始产于1920年代的“三义园”白糕店,以其美、嫩、香、甜、爽口的特点闻名巴蜀,成为一种老少皆宜的早点佳品,有的还在筵席上作“过中”点心。白糕之名,久盛不衰。白糕,选用上等的大米,以白糖、桂花糖、猪油为原料,用提糖方法精制而成。刚出笼的白糕,洁白滋润,香气袭人,让人欲罢不能。那些去了外地的人,只要回来泸州,都一定要再吃上一屉。
一个地道的老泸州吃货会告诉你,白糕的真名叫:“桂花猪油提糖白糕”。当然泸州个乡镇告诉你,它还有一个土得掉渣的名字叫“泡粑”。直到今天,泸州白糕以其美、嫩、香、甜、爽口的特点闻名巴蜀,成为一种老少皆宜的早点佳品,有的还在筵席上作"过中"点心。虽然很多人说它正宗难寻,但是其做法还依然有记录,并未失传,泸州白糕选用上等大米、白糖、桂花糖、猪油为原料,用提糖方法精制而成,故全称桂花猪油提糖白糕。刚出笼的白糕,洁白滋润,香气袭人,诱人食欲。那白糕中心如处女的“守宫砂”一点,是白糕的点睛之笔。
同样手工制作的黄粑,独到之处在于包料选择的良姜叶,烹煮中叶片里的芳香油渗透入味,香气扑鼻,甘甜绵软。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五毛钱一个的黄粑,上班路上的人们几乎是人手一个。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alllakere.com/post/2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