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美食 > 正文

重庆老美食,重庆老美食街

  1. 在重庆除了洪崖洞和解放碑那些地方,还有哪里可以找到老重庆的味道?
  2. 你觉得重庆酸辣粉和成都肥肠粉哪个更好吃?

重庆除了洪崖洞和解放碑那些地方还有哪里可以找到老重庆的味道

老重庆的味道,我知道一个地方,就是渝中区的十八梯,小编去年刚好去爬过。当时去的时候那地方很多老的民宅建筑都标着拆字样,面临***,只是太可惜了。

下面具体介绍十八梯。

十八梯位于重庆渝中区的较场口,是从上半城山顶通往下半城的一条老街道,整个老街道都是由青石阶铺成的,围绕着山蜿蜒屈曲,走这老街让你找回老重庆的感觉。

重庆老美食,重庆老美食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十八梯的老街道周围住着很多老百姓,他们房子都比较老,那些老百姓生活得怡然自乐,他们有的打***,年纪大的老年人有的养鸟,有的聚在一起吹牛,还有掏耳朵的,卖小吃的,中间会有些小铺子,***、修脚、点痣的都有,散发出市井气息,那绝对是正宗的老重庆的味道。

洪崖洞与解放碑更多体现出城市的繁华与喧嚣,老重庆的味道只有去山城的老街小巷寻觅,现在城市飞速发展,老街后巷已越来越少,来南岸的“下浩里”寻找老重庆的味道吧!

从南滨路一路寻下浩里的入口,先到了米市老街。

重庆老美食,重庆老美食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米市街一带在重庆开埠后曾十分繁荣,中外杂沓,商贾云集。民国时期,重庆长生、老厂和黄角垭等地的米商时常来这里贩卖大米,逐渐形成了集市和街区,米市街因此得名。历时两年,修复后的米市街重新对外开放,其间有一栋中西合璧的红色建筑,尤为引人注目。


门前的两只大石狮子,虽有些发黑但仍然威武 红色建筑大门上方有一块石匾,隐约现出“合记堆店”几个字。“堆店”为旧时人们对仓库的别称,“合记堆店”就是当时米商们堆放大米的老仓库。抗战爆发后,这栋建筑还是武昌中华大学的临时校舍,该大学为战时首都的重庆培养了不少翻译人才。

合记堆店 重庆城,城中有江,江边建城,很多城镇街区的地名无不映射出“江城”的味道。

重庆老美食,重庆老美食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岸”、“川”、“津”、“溪”、“滩”、“沱”、“湾”、“浩”、“沟”、“渡”等字在地名中随处可见。“下浩”始称“龙门浩”,因处在长江主流水泾,在龙口相对处,由此得名。

1891年开埠后,重庆水域码头成为中国内陆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工商繁兴,下浩沿长江而立,与渝中区隔江而望,是长江南岸主要老街之一。


在米市街和桥头火锅之间,有一坡不起眼的梯坎,从梯坎上去,经过这样一条狭窄的小道,就进入下浩老街了。  


沿着这条窄窄的巷弄拾阶而上 城因水兴,下浩街区是南山、上新街等地到码头的必经之路,开埠以来各路商贩络绎不绝,与各地交往频繁,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亦不少五金、针织企业迁入,依然人流涌动,兴盛喧闹。

而如今,随着南滨路的开发与旧城改造,这里处处断壁残垣,萧瑟凋敝,与之前的熙攘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残破中的一抹绿色


竹笆夹泥的夹壁房子


岁月洗礼后的老屋年久失修


白墙、穿斗式木质结构民居

这种传统的重庆民居,大多为白墙、穿斗式木质结构,柱间***用竹笆夹泥为墙体,即中间用竹子,竹子外边敷上泥巴,极少使用砖石墙体,屋顶盖上小青瓦,以减轻建筑重量。

这种房子,在湿热的天气下,能通风保持荫凉,是川东地区典型的民居。看着这些夹壁房子,仿佛又回到童年,满大街都是这样的房子,却不觉得破旧贫穷。


历经岁月的夹壁彷佛很难承受空调的重量


低矮破旧的老屋无声的诉说着曾经


人去楼空 到处是褐色的枯树与朴素的平房


依然保持自己生活方式的老人


与老房子相映成趣的涂鸦

这里也成为了不少涂鸦爱好者的创作地,这些废墟作品带着一丝丝感伤,留给我们灵动而唯美的画面。


可爱的老虎形象


乘红鲤鱼的娃娃让木门立刻变得有生气起来

城市现代化与老城旧区无声的对抗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不过,下浩老街还是有不少惊艳的地方,例如美食。 一路从南滨路上来,穿过蜿蜒崎岖的老街旧巷,踏着光滑的青石板,蓦然看见一处名为“老外婆春卷”的小店,虽是卖着朴素的小吃,但装修却有几分文艺味道。


老外婆春卷十元四个


全素,吃起来还不错


金灿灿的春卷就是童年的味道


老外婆正在为做春卷准备食材,是否想起了自己的外婆。


吃完春卷,继续往坡上走,就能偶遇到下浩远近闻名的石磨豆花鱼了。


鲫鱼现杀,很新鲜,和新磨的豆花辅以新鲜蔬菜配成一锅精心熬制,独具重庆特色


石磨豆花鱼 鱼按份数来卖,分大锅和小锅 鱼还是很嫩的,豆花也很入味


佐料自己打


麻辣鲜香够味

当然,如果不想吃鱼,还有很多别的选择,例如和这里的小巷、石阶、石板、绿蔓天然融合在一起的小面。


走累了,还是要来一碗重庆小面的


两个美女吃得香喷喷的


小面+汤圆是最佳组合


来一碗麻辣抄手,“扑曲儿”馅哦(重庆话,实为荸荠)


好吃,一口一个


再来一碗红油杂酱面,绝对巴适!


搭配一碗醪糟小汤圆,解辣的


坐下来,边吃边感受这一份独特的空间


在下浩里,还有一家百年老店叫做“段氏花生大王”,如今依旧生意兴隆,门庭若市,网络时代网店与微店也没拉下。


最有名的算是他家的“奇香花生米”,10元一罐,粒粒饱满,关键是那个味儿,就是儿时电影院门口卖的那种拿着报纸包着一包包卖的花生米的味道,能让人一秒穿越回去。

这些都是老重庆的味道……

莉莉原创文章,欢迎关注

其实,洪崖洞和解放碑哪里还有多少老重庆的味道啊,他们更多的是成为了重庆的一个地标,早已被时尚、外来物所包围。要说老重庆的味道,还得这些地方。

通远门

古重庆有9开8闭17道城门,现在保留下来的只有东水门和通远门,其中通远门保留最完整,不仅留下了门,还留下了一大段城墙,以及老巷子,现在你登上通远门,可以在那里喝坝坝茶、听重庆言子儿、吃重庆菜,还能吃到小时候的味道:炒米糖开水,那一段古城区满目沧桑,可以清晰的看到不同朝代的砖,沿着鼓楼巷往里走,会进入到重庆老居民的住处,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大都市非常不一样,这条巷子还通往山城第三步道、仁爱堂、领事巷等遗址。老重庆的韵味在这里很浓。

东水门

东水门是另一个被保留下来的老城门,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老重庆陡峭的坡坎,清凉的黄葛树,这里与湖广会馆相邻,那是一座非常宏伟的古建筑,也是老重庆的代表性建筑,同时穿过城门往下走,可以到达江边,显示出老重庆的错落感。

供图/东方IC

巴南区木洞水街

重庆巴南区的木洞距离主城不算远,开车半小时即到,是一个在长江边上的老水码头,现在经过整修,成了一座新旧结合的美丽水街,老居民仍居住在靠山一边,靠江那边则打造成了一个可以看风景、吃小吃的风情水街,木洞有名的豆花饭、烧白在这儿都能吃到,最喜欢在江边看邮轮来来往往,以及当地居民在江边洗衣服的情景,这儿的时光很老很慢。

你觉得重庆酸辣粉和成都肥肠粉哪个更好吃?

酸辣粉是传统的川西(成都)小吃,说起酸辣粉,还有一段历史故事。相传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后,桃园的主人为了以示庆贺,专门选了当时人们都喜欢吃的红苕粉,加上特制的辣子,以及红糖、黄连,做成了一道菜肴。园主的意思是,要他们三个知道酸甜苦辣,酸甜苦辣都挺过来了,以后没有什么事会让他们分开的。后人们觉得酸、辣相间的味道特别可口,就把这道菜命名为酸辣粉,逐渐在川西流传开来。酸辣粉麻、辣、鲜、香、酸,且油而不腻,深受人们的欢迎。

▲酸辣粉▲

酸辣粉和肥肠粉,实际是“一家人”,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叫同门同宗。肥肠粉只是加了肥肠的酸辣粉。在成都,肥肠粉的吃法,一般都要配合“锅盔”,其中最优质好吃的锅盔,当属成都军屯锅盔。一碗肥肠粉,加上两个结子(打结的肥肠),再来一个锅盔,甚是不错的一顿饭(三餐都可以吃)。

▲肥肠粉▲

酸辣粉(肥肠粉)在成都经过白家镇的大力推广,成都附近的人,都接受并喜欢上了这种小吃。重庆从历史上就归四川管辖,到成都开会、领命的重庆人,把成都酸辣粉的做法,学了过去。所谓重庆酸辣粉,实际就是成都酸辣粉的改良,加重了辣度,多些了麻味。有些人说是重庆“山寨”了成都酸辣粉,才变成了所谓重庆酸辣粉,儿子学老子的手艺,也不不为过,可以理解。

▲成都军屯锅盔▲

酸辣粉、肥肠粉都是成都小吃,就如一家的一对双胞胎,您说那个优秀?叫我说,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