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在过年时餐桌上的必备菜肴包括:
咸烧白。这是四川农家筵席“三蒸九扣”中不可缺少的菜,所谓“三蒸九扣”是民间筵席的讲究,以清蒸烧烩为主,实惠而肥美。
粉蒸肉。这是用猪肉、牛肉、羊肉、鱼肉等能蒸的肉类做成的,肉质糯而清香,酥而爽口,嫩而不糜,米粉油润,五香味浓郁。
豆瓣鱼。这是四川乡土风味极其浓郁的一道名菜,也是过年时常见的菜品之一。
酥肉。有的地方也把酥肉叫“滑肉”,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拿它和菠菜一起烧汤。
东坡肘子。色泽红亮,肉香四溢。
坛子肉。也叫罐罐肉或全家福,用猪肘或猪肉配干贝、鸡肉、海参、火腿、冬笋、香菇等,放在陶质小坛慢煨五六小时而成。
以上这些菜肴都是四川人在过年时餐桌上的常见菜品,不仅口感美味,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1 康定情歌,又叫《跑马溜溜的山上,是四川康定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歌;
2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一首渝东民歌;
3 盼红军,;
4 槐花几时开;
5 我随红军闹革命;
6 ***花;
7 八月桂花遍地开;
8 晾衣裳;
9 绣荷包;
10 快四幺妹子。
分享几首著名的四川民歌:
1、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是一首渝东民歌,词和曲均出自于音乐家金鼓先生之笔。歌曲诞生地为重庆沙坪坝,是金鼓先生于1942年在重庆从事地下党工作期间创作完成的。歌曲形式简单,情绪乐观爽朗,表达了山民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广泛传唱于国内外。
2、康定情歌——四川民歌《康定情歌》又叫《跑马溜溜的山上》,是四川康定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歌,经吴文季、江定仙编曲,由喻宜萱1947年4月19日在南京演唱。此后《康定情歌》在全国流传,而且声名远扬海外,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3、盼红军——四川民歌是指中国红军在特定条件下用真实战争生活所感觉到的,进行编辑传唱的歌谣。是以歌颂在那一时期中红军珍爱、赞美的人和事,并且鼓励红军的战争精神,宣传中国***心系人民,为解放中国的决心。
4、槐花几时开——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是四川民歌中的经典之作,它实际上是宜宾地区的一首传统山歌,形成年代久远。清光绪年间刻本《四川山歌》中就载有它的歌词。《槐花几时开》歌词虽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寥寥数语就把一个坠入爱河、伶俐而羞涩的农村姑娘形象,活脱脱地托现在我们眼前。
5、我随红军闹革命——四川民歌中国1919年“五四”运动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运动中所涌现的革命歌曲,以及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各红色革命根据地产生的民歌和红军歌曲。6
、***花——四川民歌
7、八月桂花遍地开——四川民歌
8、晾衣裳——四川小调
9、绣荷包——四川民歌
10、快四幺妹子——四川民歌
1.咸烧白
烧白在四川民间是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特色菜,基本上每次农村宴席上都会出现这道菜,宴席上出现这道菜的几率起码在90%以上,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份菜,小时候吃这个非常下饭,吃几碗。口味属于咸甜味,五花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菜中的主要配料是芽菜或盐菜。
2.喜沙肉
喜沙肉,又叫夹沙肉、甜烧白,之所以名为喜沙,乃取喜气吉祥、甜甜蜜蜜之意。喜沙肉是川菜中较为著名且普遍的菜,是川内宴席之必备。吃起来肥而不腻,香甜软糯
九斗碗 ,也被人们习惯称作坝坝宴、流水席、九大碗、九个碗等,是四川地区传统特色菜肴之一,其特色注重的是蒸菜,原意是以蒸菜的九大菜而得名。
分别为:软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鱼、蒸浑鸡、蒸浑鸭、蒸肘子、夹沙肉、咸烧白。同时,“斗”在四川方言里,意指大的容器,用九斗碗来称此场面,也是赞其菜多量足的意思。
至今成都还流传着这样一首《九碗歌》:“主人请我吃饷午,九碗摆的胜姑苏。头碗鱼肝炒鱼肚,二碗仔鸡炖贝母。三碗猪油焖豆腐,四碗鲤鱼燕窝焯。五碗金钩勾点醋,六碗金钱吊葫芦。七碗墩子有块数。”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alllakere.com/post/4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