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第一的是个很小的店…具***置我只记得茭菱路上云南妇产医院到茭菱路口那一面就他一家卖破酥包子的,肉包1.5元一个开了好几年了…第二的同样是这条路7路公交车站丰路小区站背后,卖的有点类似于小笼包2.5元4个,鲜肉葱花的味道很不错,开了怕有10年了…两家都是我的最爱…至今我个人觉得没有超过他们的
破酥包
昆明圆通大桥前面桃园广场,桃园街往北,大约离灵关街不到100米,有家破酥包子店,基本每次去都有很长排队,多为昆明本地的老年人。
需要注意的是,这家店每天卖的破酥包只卖到11:00,过了这个时间就只有馒头、豆浆、花卷,其他都不做,所以想去吃的话还得早点去;
品种还算多:
糖腿——白糖加火腿(主打,不过我是吃不惯,又甜又咸,老年人很受欢迎)
肉包——白菜加肉
其他还有不同品种的包子,总体来说他们家的面制作的很好,松软、浅香,建议可以去试试
破酥包子,在昆明很多地方都可以吃到。 你注意看路边的包子铺就可以了。如果你是去旅游的,我建议你去小西门那边西昌路与人民路交叉口。那里有几家包子店,有天津一绝灌汤包,还有昆明当地的破酥包。 希望可以帮到你。
昆明的破酥包,从明朝起就成为昆明人喜爱的主食,与北方大包相比,破酥包的外皮更暄软,且撕开后会呈现丝缕相连的多种层次。
1、用1000克面粉加4克盐,600克温水加12克酵母化开,把酵母水倒入面粉中,用踹面的方法,两手插到盆底,把和匀,进行发酵。有20多分钟既可。
2、把静醒好的面擀成大片,沫上猪油,从下往上卷起,分成60克的剂子,而后用双手抓住剂两头拉长到20厘米,上面再沫一层猪油,从一头折叠五六次,折叠好的面团,再用双手反方向拧270度,顺势用手按下成圆饼形,再逐步压成包子皮,包上馅做成包子。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包子皮全程是用手按,不能用擀面仗擀,已免产生筋力,就不破酥了。
3、包子静醒一会后,就可热水上锅,大火蒸10分钟既可装盘上桌。
据说这种包子起源于1903年,当年玉溪有个叫赖八的人,在昆明翠湖附近开了间铺面不大的名叫少白楼的包子铺。有一位老者带着小孙子去买包子。这位老者闻着包子很香,就拿了一个给小孙子吃,不料小孙子没有接住,包子掉在地上。包子被摔得粉碎,特别是包子皮更是摔成了七八瓣。小孙子一见包子被摔得粉碎,就大哭起来。这时许多人围过来观看,都很惊奇这包子破酥得这么厉害呀!这时老板赖八走上前来,也觉得惊奇,就又拿了一个包子给了小孩。从此,他就抓住了这个商机,打出招牌专卖“破酥包子”。
破酥包子之所以能够破酥,还是有其内在因由的。首先从做包子皮的面粉看,赖八使用的是低筋的精白面粉,经过发酵、兑碱、揉匀、擀成面皮和抹上猪油等工序,形成一个油层。然后再包成结构简单的包子。
破酥包子的馅心有咸、甜两种。咸馅的馅心是将上清汤、酱油、味精、胡椒粉、葱姜末和盐,放进锅里炒香,再注入湿淀粉勾芡,最后倒入鲜肉丁、冬菇、冬笋等拌成咸馅。甜馅心是用熟火腿加白糖、蜂蜜、冬菇末等拌成甜馅。
这种包子蒸制时很讲究火候,要用旺火猛催,一气呵成。这样蒸出来的包子饱满洁白,收口微开,香气四溢。
吃到嘴里油而不腻,柔软松酥,满口盈香,给人一种不咀嚼就有融化之感。
原料:面粉1000克,老面150克,猪油150克、碱面8克、温水
调料:猪五花肉500克、香菇 100克、鸡肉丁50克、水发金钩 50克、笋丁50克、盐4克、酱油10克、绍酒15克、胡椒粉、香油适量
2、将另外200克面粉加入加热的猪油150克,拌成油酥面待用
4、锅中放油烧至六成热时,再将猪肉投入油锅,炒散籽后,再加入笋、香菇粒炒匀,调入酱油、绍酒、盐短炒后出锅
5、最后加入金钩、胡椒面、味精拌匀成馅待用
6、将发酵好的面团加碱揉匀,擀开成面皮,刷上油酥,卷成长条状,扯成75克重的剂子,逐个用手心压成中间厚、周边薄的圆皮,包入35克的馅心,边包边捏褶皱、收口成包子生坏,入笼用旺火蒸约15分钟即成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alllakere.com/post/6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