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站附近有一个美食天地,好吃的各种店子有50家以上。这里最好吃的水饺是"状元水饺",它隔壁的老兵川菜、跷脚牛肉、三孃冰粉,也是这里的好吃的选择。人民食堂号称"成都的味道",这里的温鸭子是一定要吃的。三顾冒菜、锅边边酥肉、乐山甜皮鸭,味道也相当不错
很荣幸能来回答这个问题。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除了各种旅游景点,美食自然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除了火锅、串串这一类来成都必吃的,关于成都的美食我有以下推荐。
1、兔头
我有一个远房表妹以前来成都经常会对我说,“兔兔那么可爱,为什么要吃它”,现在来是“兔兔那么好吃,为什么不吃它”,说到最爱吃兔肉的,非四川人莫属,尤其是兔头,五香的、麻辣的,让人想起来就忍不住咽口水。
2、肥肠粉
如果要选成都当地人最爱的美食,肥肠粉一定榜上有名。尤其是吃的时候再加上两个节子,别提有多满足了。
3、龙抄手
成都的龙抄手皮极薄,品种也很多,红油抄手是我的最爱,不过有段时间不能吃辣,发现海味的也很好吃,非常适合不吃辣的外地游客,早餐首选。
4、冒菜
与火锅齐名的美食,又称“一个人的火锅”,在成都,大街小巷基本都能看到冒菜店,味道都不差,各有各的特色,毕竟汤底不同,和火锅一个道理,但吃着比火锅方便,火锅烫个肉还怕被人夹走了,这个不怕。
5、冰粉
吃多了辣的,怎么能不来一碗冰粉解解辣,我比较喜欢加糍粑,不过现在口味越来越多,三鲜冰粉也不错。
6、老妈蹄花
猪蹄怎么做?我在街头见过许多烤的,但最喜欢的还是炖的蹄花,猪蹄炖到酥烂,入口即化,尤其是蹄花汤,鲜香浓郁,推荐人民公园那几家老店,味道都不错。
当然,成都的美食远不止这几个,蛋烘糕也值得一尝,推荐可以去建设路、玉林路、柳浪湾这些小吃街去溜达溜达,吃的绝对让你眼花缭乱,宽窄巷子一类的,如果是吃东西就不推荐去了,又贵又难吃。
好了,我的回答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用。我是三七,一个喜欢自驾的成都女孩,如果有什么自驾旅行方面的问题,欢迎关注留言,我会尽全力为您解答。
成都旅游好玩地,休闲的慢生活让你离开又想来的地方,第一次来成都看山美,水美,人更美,美食旅游城市让你玩好,看好,吃好的美食太多太多,就推荐一下吧,川菜回锅肉,宫保鸡丁,麻婆豆腐,鱼香肉丝,水煮肉片,大蒜白肉,粉蒸肉,东坡肘子,豆瓣鱼,四川酱菜,四川火锅,毛血旺,夫妇肺片,二姐兔丁,卤肉锅魁,叶婆婆钵钵鸡,爸爸炒料牛排老火锅,冒菜,串串,川北凉粉,酸辣粉。钟水饺,赖汤圆,葱葱卷,书亦烧仙草,赵卖面等,祝你玩的开心,吃的放心,住的舒心👣
成都的夜生活很丰富,所以,每到晚上,各种夜市大排档街边小吃摊,简直是吃货的天堂!
1、蛋烘糕
成都著名的汉族小吃之一了,始于清朝道光年间,是一个姓师的老人发明的,用鸡蛋和发酵过的面粉,再配上适当的红糖一起调和,放在平底锅上烘剪而成。主要分为咸和甜两种馅料,甜口的蛋烘糕口感就像蛋糕一样,非常好吃。
最地道好吃的蛋烘糕不在店里,而在路边摊,趁还热的时候赶紧吃,冷了就失去了原有的绵软和馨香,甜口馅料比咸口的好吃,大力推荐!
2、肥肠粉
肥肠粉是成都历来小吃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种,正宗的肥肠粉用的是红薯粉,汤底则是用猪骨头和猪大肠以及多种配料熬制而成的,佐上红艳的辣椒和花椒多种香辛料、梅干菜、榨菜末。面上红油飘香,吃上一口粉条软糯,香辣爆爽,赞不绝口!
宽窄巷子里的朱记肥肠粉非常有名,慕名而来的食客特别多,最绝妙的吃法是先去买一份白记的锅盔,浸在肥肠粉的汤汁里,油亮的红辣子吸附在锅盔上,好吃到停不下来。
3、咸豆花
还记得豆花多年来的咸甜党之争吗?成都的豆花就是咸的,吃惯了甜豆花的人来成都一定要尝尝这个,分分钟开启新世界的大门!豆花配上特有香辣蘸水,***辣直接一碗浇在饭上,就是一道很好的下饭菜。
吃咸豆花就一定要去[_a***_],富顺的豆花在四川来讲是数一数二的,卤水点的老豆花,新鲜小米辣配上酱油做的蘸料,一口下肚,那叫一个爽!
4、龙抄手
抄手是四川人对馄饨的特殊的叫法,龙抄手创始于上世纪40年代左右,创始人张光武和合伙人取“龙凤呈祥”之意,而取名为龙抄手,正宗的龙抄手讲究馄饨皮“薄如纸、细如绸”,肉馅细腻滑爽,原汤浓白清香。
原来的龙抄手餐厅经过几代变革依然屹立在成都的街头,这个跨越两个世纪的沉淀在岁月里的辛酸味道,很值得一试。
5、泸州白糕
泸州除了桂圆,最出名的就是泸州白糕了,这种在四川被叫做“泡粑”的糕点,广泛分布于各种路边小店,这种糕点适始产于1920年“三义园”白糕店,特点是“美、白、香、甜、爽口”,作为成都人比较常见的早餐出现。
泸州白糕是以大米、白糖、桂花糖、猪油为主要原料。外形洁白如飞碟,口感瓷实吃起来有点像发糕,加了一点水果的酸味,很受老人小孩喜爱。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alllakere.com/post/6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