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美食 > 正文

重庆宴客美食推荐,重庆宴客美食推荐图片

  1. 餐厅里鸡公煲的专业做法是什么?
  2. 五十年前的重庆火锅怎么做?

餐厅里鸡公煲的专业做法是什么?

答:感谢邀请,东方美食三十多年主要致力于为全球餐饮行业人士服务,全方案解决问题。

东方美食驻站记者罗仕元具体来回答:“重庆鸡公煲”是一道重口味、令人一吃就难以忘怀的名菜,同时吸取了火锅的做法、干锅的吃法,融入了现代的原料腌制方法,其独特的风味口感和优廉的价格,让人百吃不厌。

原料——仔公鸡1只(850-900克),香芋块50克(也可用芋儿)。

重庆宴客美食推荐,重庆宴客美食推荐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调料——青、红椒块、香菜各20克,蒜苗25克,浓缩鸡膏5克,白糖2克,A料(鸡精、菠萝汁、蚝油各5克,老抽、蒜头粉各2克,花生酱10克,盐、味精、黑胡椒粉各3克),料酒15克,清汤250克,黄油20克,自制辣酱、蒜子各50克,姜片15克,色拉油约耗120克。

制作——1.仔公鸡治净砍成块,清洗干净,用毛巾沾干水分,加A料用50克清水稀释开,下入鸡块,拌匀,再加入香菜腌30分钟待用。2.锅上火,加入色拉油,烧至七成熟,下入香芋块炸熟,色呈微黄时,捞出垫入煲内,把腌好的鸡块里的香菜挑出,下入油锅滑至九成熟倒出。3.锅重置火上,加入黄油,下姜片、蒜子煸香,接着下自制辣酱、鸡块,调入A料炒匀,加清汤烧入味,下青红椒块,蒜苗收干倒入煲内,撒香菜上桌即成。

自制辣酱 郫县豆瓣、泡椒蓉、花椒油各1500克,糍粑辣椒2千克,冰糖、泡椒、姜末各500克,牛油250克,色拉油2500克,醪糟2瓶 ,五香粉50克,十三香30克,白酒100克。制作——锅上火加牛油烧开,加入色拉油,下冰糖熬至全部化开并变红、油面有拳头大的糖子时,下豆瓣酱、泡椒、姜末炒香,再加入糍粑辣椒炒30分钟,下醪糟、五香粉、十三香炒10分钟,加入白酒,花椒油炒10分钟关火即可。

重庆宴客美食推荐,重庆宴客美食推荐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键——1.鸡公是重庆方言,重庆把公鸡叫鸡公,母鸡叫“鸡婆”。2.鸡公1千克左右的最佳。3.炒自制辣酱宜用小火。4.鸡块可以批量腌制,放冰箱冷藏。5.此菜也可走明档。6.鸡公炒熟装煲上桌,应开小火,吃得差不多了,加点鲜汤烫点别的蔬菜。7.重庆鸡公煲多数以自助餐的形式上桌。

回答完毕。注:由于东方美食提供的内容回答是重度垂直餐饮行业非常专业性的,适合专业厨师、餐饮经理人或者烹饪研究者阅读,如果仅是个人对美食的爱好,不懂的可以关注私信我。

鸡公煲最早是起源于民间,后来因为受欢迎所以被引进了餐厅,成为如今大街小巷比较流行的单品项目。

重庆宴客美食推荐,重庆宴客美食推荐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鸡公煲操作方法】香辣/麻辣

主料:公鸡半只 (2斤)

调料:巫家坎鸡公煲料 ,调味粉70克/袋 (选配)

辅料:料酒100克,花椒5克,青椒3个,洋葱1个,胡萝卜200克,香菇2个,生姜50克,色拉油200克,香菜20克

流程:半只鸡2斤洗净切块(可以先将公鸡肉用盐5克、老抽2克、酱油5克、腌制一下更入味),锅中放100或者200克色拉油,烧8成热下鸡块煸炒,鸡肉皮收紧,下生姜,料酒,花椒,辣椒、加汤1斤 ,鸡公煲料200克 ,香菇2个,青笋100克、水发竹笋50克 (竹笋可以不放),胡萝卜块100克,调味粉10至20克(没有调味粉可以加40克鸡精) 入高压锅压3到5分钟,不用高压锅就直接煮10到15分钟,起锅放入洋葱块,青椒块,装入砂锅放上香菜。

注:可根据当地不同口味适量增减比例

鸡公煲源于四川民间,90年代后来流传至全国各地,北上广深大街小巷。

关于鸡公煲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必达,乃湖南四大名拳之首巫家拳创始人。清朝嘉庆年间其行侠仗义,四海之内皆宾朋。某日,巫必达醉酒赶路,行至巫家坎附近,闻香追入茅舍,见木桌则坐定,大呼店家上菜。

屋内农户哭笑不得,只得把炖在柴锅中的鸡公煲奉上。巫必达大快朵颐,齿颊留香赞不绝口,农户见其豪爽,遂奉上自酿米酒。须臾之间,整只鸡所剩无几,巫必达醉意更甚。

茅舍有犬,体大异常近百斤,见桌上鸡骨,摇尾讨要。巫必达吃喝正酣,骨香入鼻,甚是不舍,百斤巨犬竟被其一脚踢飞。鸡骨入口,美味唇舌翻滚,巫必达大赞不已,农户目瞪口呆。次日醒来,忆其昨日所为,面带羞赧,要以银谢之,农户不受。

达为美味所引,隔三岔五入深山讨美味。其子前来探望,达携其共品。子与农户之女一见钟情,二人联姻。女嫁至巫家,潜心研究鸡公煲秘方,巫必达宴客则震惊四座。

巫家后人,有偏爱美食者,将此鸡公煲秘方精研创新,入108酱新鲜辣椒,锁咸、鲜、甜、辣于其中,历32道秘制工序,成绝世之美。秘方辗转相传二百余年,为十四代传人重现于世,巫家坎鸡公煲因应而生。

视频加载中...

五十年前的重庆火锅怎么做?

根据李颉人在其所著的《风土什志》中的记载,可说川味火锅发源于重庆,经过饮食界的不断改进,色、香、味独具特色,因此重庆火锅或山城火锅最负盛名。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的火锅特别兴旺,许多外省人也爱上了火锅,有的人甚至吃上了瘾,军政要人宴客多以火锅为席上珍肴。如***的军统头目戴笠就曾经摆过五百人的火锅宴以示阔绰。一些金融巨头宴客也不到大餐馆,而上火锅店,认为吃火锅既能开胃又别有风直到。当时文化界的名流(作家、演员、画家)也成了火锅店的座上客。如电影界的名导演谢添就是一个爱吃火锅的“老饕”。由于市场的变化,火锅从沿街摆摊,改变为开店营业。抗战初期,重庆新开的火锅店很多,大街小巷都有火锅店,不仅专业火锅店愈开愈多,就连一些冷饮店、咖啡馆、大餐厅也经营起火锅业务来。当时最有名的火锅店是临江门杨海林开的“云龙园火锅店”和杨述林开的“述园火锅店”、保安路兰树云开的“一四一火锅店”、五四路杨建臣开的“不醉无归火锅店”,还有在南岸海棠溪桥头由李文俊开的“桥头火锅店”。

这些火锅店之所以在当时能扬名山城,一方面是设备较好,座场舒适。店内设瓷面圆桌或方桌、矮桌配矮凳、高桌配高凳(这也是火锅经营之窍门,因解放前重庆的妇女多穿长旗袍,坐高凳才方便),每桌只坐四人,桌面中央挖一个圆洞,放入泥水炉,卤汁用的是铜锅或铝锅盛装,装菜用的是金边瓷盘,有的店还备有冰柜。另一方面是服务周到,每桌均定有专人制作卤汁(以求味正,食时注意适时添加卤汁,为换了顾客即时换卤汁)。此外,还有专人管理炉火。加炭也很讲究,一般不在桌上加生炭,而是先把炭烧红了再加进炉膛,避免了烟、灰。每桌配有茶壶、茶杯,让顾客边吃火锅边喝茶,以解油腻。在烹调方面十分讲究选料。如用牛内脏必须是水牛的肚、肝、腰;用牛肉也应是黄牛的背柳肉、红包肉(牛腿上的净瘦肉)、和尚头肉;吃鱼必须用活鲫鱼;掺入卤水的同时还要掺入老荫茶;甜料不用冰糖而用醪糟汁;调肠、调蘸碟都不用味精而用原汁原味。素菜只用豌豆苗、白菜心、黄葱、蒜苗而不用菠菜,特别禁用豆腐(认为豆腐坏卤水),血旺可以用,但不算营业收入,是作为工人们的小费。毛肚要剔去梗子和底板,专用叶子部份,切成二指宽约10厘米长的块子。

说来有趣,今天的重庆火锅多以老火锅作为招揽,装修越老越好,瓷砖桌、老铁锅、九宫格。但今天的火锅味道真是以前火锅的味道吗?

家藏一本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重庆菜谱》中收录了毛肚火锅一项,火锅粉们可以玩味其中,趣味无穷。





上世纪70年代,火锅业还不发达,加立记录的师傅基本上是1949年以前的老师傅,能以比较完整的说明那个时代的味觉记忆。

特别是牛骨汤熬制、麻油味碟中加鸡蛋等都和今曰之火锅有天壤之别。

火锅今天成了产业,从传统餐饮中脱颖而出,实是因为低值的厨房成本与标准化的可操作性,加之有市场的需求旺盛,成就了产业化。

我们需要经常回头看看来的路,不要因标准化、产业化、调味品化学化而丧失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