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设,在元朝时贵州大部分属于四川省,西南部分属于云南行省。
朱元璋平定天下之后,公元1382年设立了贵州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司是个军事单位,并不具备行政功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省,但是贵州都指挥使司的成立,是贵州省形成的开始,公元1413年,贵州省形势逐渐稳定,已具备了设立民政功能的贵州省成立。
奢香夫人,彝族女子,元末明初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巾帼英雄,公元1375年,年17岁的奢香与贵州宣尉使水西彝族墨部首领陇赞·蔼翠结婚,后辅佐丈夫处理宣尉司的政事,以贤能闻名水西各部,受到族人的爱戴。
公元1381年陇赞·蔼翠因病去世,奢香代替了年幼的儿子世袭了贵州宣尉使职,奢香摄政后,时值朱元璋派傅友德、沐英讨伐元梁王巴匝刺瓦尔密的残余势力,奢香审时度势,积极献粮通道,使明军得以顺利进拔云南,促进了祖国的统一。
朱元璋曾赞道:“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时明朝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就剩下了西南地区,可当时西南地区的统领还想与明军负隅顽抗,只有奢香认识到了归顺明朝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样才能避免百姓受难,保一方平安。
她的这一想法开始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在她的立主劝说下,永宁,水西归顺了明朝,使得这里的子民免受无谓的牺牲,故而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奢香夫人有着高瞻远瞩的眼光,挽救了水西,挽救了水西的百姓免遭战争之苦,更让朱元璋不费一兵一卒便占领了西南。
麝香夫人的贡献,远非如此,她组织领导贵州各族人民凿山开道,修建驿路,引进技术大力发展农业和贸易建设,改革彝文,传播儒学,为大明江山和祖国同一作出了巨大贡献,被朱元璋诏见,大加赏赐。
程恩泽在《水西怀古》中评曰:“……飞书诏香香乃来,啼装印面东风哀,马督伏诛宣尉归,宫袍珠洱相追飞……”。
朱元璋时期贵州设置贵州宣慰司,这是贵州建省的发端。奢香夫人是著名的彝族女政治家,彝族土司、贵州宣慰使陇赞·蔼翠的妻子。1381年,蔼翠去世,奢香夫人摄理贵州宣慰司,当时只有23岁。
朱元璋为什么要召见奢香夫人呐?
(宁静扮演的奢香夫人)
奢香夫人南京觐见的原因。
1381年,由于儿子幼小,奢香夫人摄理贵州宣慰司,就是代理行使权力。当朱元璋派遣傅友德和沐英通过贵州进军云南,奢香夫人审时度势,帮助明军顺利进军云南。
1384年,明朝派遣马烨任职贵州都指挥,镇守贵州。这个马烨不简单,是朱元璋马皇后的侄子。但是马烨对少数民族有偏见,认为奢香夫人是“鬼方蛮女”,对一个女人代理贵州宣慰司非常不满。他借助建设驿站,挑起汉族和彝族的***,杀了不少彝族人,并且让奢香夫人缴纳赋税。
由于当时贵州大旱,收成很少,彝族部落根本没有多少赋税可以征收。奢香夫人书面上陈述了几次,但是马烨认为是故意不交。将奢香夫人抓到了贵阳,并脱掉衣服鞭打他的背部,企图挑起彝族的变乱,借机进剿。
由于奢香夫人受辱,她手下的48个头人,聚集了士兵准备开战。奢香夫人深明大义,当面揭露了马烨的目的,一场战事消弭于无形。(奢香夫人雕像)
奢香夫人决定进京面见朱元璋,陈述贵州宣慰司的局势。她通过贵州宣慰司副使宋钦的妻子刘淑贞,代为引荐进京。朱元璋为了了解真实的情况,也就召见了奢香夫人。
奢香夫人觐见的后续。
奢香夫人觐见朱元璋,详细解说了马烨逼反彝族部落的事情。朱元璋想除掉马烨,于是就问奢香夫人:
“以何报答”
奢香夫人承诺世世代代安稳生活,不反对明朝***,并打算勘探贵州的驿道,建设驿站通行贵州。朱元璋权衡利弊后,决定除掉马烨。(朱元璋雕像)
朱元璋封奢香夫人为“顺德夫人”,赏赐金银和绸缎布匹,马烨被召回南京问罪。马烨不久后问斩。不过有另外一个传说,马烨从此隐姓埋名,史书上再也没有这个人出现。
奢香夫人的功绩。
奢香夫人回到贵州后,带领彝族各部落开通了两条驿道。贯通川滇黔湘四省,开辟的驿站有好多形成城市,比如毕节市等。
奢香夫人到达南京后,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决心倡导文明开化。聘请了众多的儒生,培养贵州的子弟。学习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以及其他生产技术,促进水西地区的发展。倡导彝族汉族的融合发展。
当然奢香夫人的贡献不止这些,就到这里吧。
历史上的“奢香夫人”是元末明初时四川永宁宣抚司、彝族恒部扯勒君亨奢氏之女,17岁的时候嫁给了贵州宣慰使、水西彝族默部首领陇赞·霭翠。在改土归流以前,宣慰使的权力很大,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全权掌握军政和民政。所以中原王朝通常直接任命少数民族的土司世职任这个职位。所以洪武14年(1381年),蔼翠因病去世,奢香夫人的儿子世袭了贵州宣慰使一职,因为儿子年幼,奢香夫人成为了实际上贵州及川南这一带的彝族势力的实际掌舵人。
在明军进军云南之际,“奢香夫人”审时度势,提供便利,维护了国家统一。
当傅友德和沐英等人准备去云南讨伐元梁王巴匝剌瓦尔密的残余势力的时候,乌撒(威宁)、芒部(镇雄)等地的土司在贵州西北境内设下伏兵,企图阻止在明军进入云南的必经之路上,伏击明军,阻止明军进入云南。
此时正是奢香主政之时,“奢香夫人”很明确地认识到蒙元的势力已经日薄西山了,而中央王朝大明正在崛起,所以一路上积极支持明军,送粮食,修道路。还亲自劝服乌撒和芒部彝族土司要认清形势,不要与明军作对,使得明军顺利进入云南,并且剿灭了蒙元残余势力。
奢香夫人的做法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这一来避免了很多无辜的人陷入战乱;二来增快了大明统一全国的步伐。
在贵州设“卫”之际,“奢香夫人”深明大义、忍辱负重,为争取和平、维护民族团结做出巨大贡献。
洪武16年(1383年),朱元璋始设贵州卫(是卫所,不是省,题目中有疏漏)于贵州城(贵阳)。马皇后的侄子马烨耻于凭借族亲封官,靠忠诚与才干深得朱元璋信赖,因而被委以贵州卫首任都指挥。马烨此人虽然谋略过人,志高刚正,但是在民族政策上过于激进了,想直接“代以流官”、“郡县其地”。当他开置普定驿的时候,发现当地的土司威信极大,影响中央***对边陲的控制,便欲“灭水西而统贵州,造事端而以战制胜”。
所以马烨就决定拿自己眼里的“鬼方蛮女”奢香夫人开刀,他故意将奢香抓到贵阳,当众“裸挞”奢香夫人(***了鞭打的背部),目的就是要逼奢香夫人属下造反,然后他顺势派兵剿灭之。奢香夫人属下水西48目头领因奢香夫人受辱,欲起兵反明,此事很快在黔西北、滇东北彝区传开,结果彝族各目头领都带兵来了,“愿死力助香反”。事态的发展直接扩大到了云、贵、川三省。
结果奢香夫人忍辱负重,隐忍不发,让贵州宣慰副使宋钦之妻刘赎珠奔走京师,寻求朱元璋的调停。
刘赎珠明言,贵州各部归附明朝已经有7、8年,给明朝提供了大量的马匹,都彼此相安无事,现在马烨无故挑起事端,贵州战乱一触即发,为了维护彝汉民族团结,恳请杀了马烨以平民愤。
于是朱元璋决定不远千里召见奢香夫人。奢香夫人以“愿令子孙世世不敢生事,并愿意刊山凿险、开置驿道”为条件,令朱元璋将马烨召回京师治罪。
朱元璋对奢香夫人的态度以及深明大义非常感佩,于是封奢香为“顺德夫人”,赏赐金银和丝织品等物。
奢香夫人的聪明在于,如果自己与马烨对抗,正中马烨下怀,会坐实反叛,招致明廷的剿杀,得不偿失,既报不了马烨对自己的羞辱之仇,还会给自己和人民带来灭顶之灾。但是自己愿意世代归顺明朝,并且将朱元璋想“修驿站打开了贵州与川、滇、湘的通道”而未果的事情,都替朱元璋做掉,这样马烨在贵州就失去了价值。马烨在贵州没有价值了,朱元璋必然将其召回。然后为了笼络自己,借朱元璋的手处理掉自己的仇人。
回到贵州后,奢香夫人开辟驿道,将水西“接入”中原的“路联网”,对水西地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族和睦,作出了巨大贡献。
回到贵州后的奢香夫人,对促进西南的开发,稳定了西南的局面,明王朝确定与西南的宗属关系,贡献巨大。奢香夫人带着各部族修了两条驿道。一条向西,经贵阳,过乌撒,达乌蒙(昭通);一条向北,经草塘(瓮安)到容山(湄潭)。置龙场(如果奢香夫人没有修这条路,设这个驿站,就没有了后来著名的王阳明“龙场悟道”)、陆广、谷里、水西、奢香、金鸡、阁鸦、归化、毕节等9个驿站于贵州境内。驿道纵横贵州,从此彻底打开了与川、滇、湘的通道,把贵州与中原的“路联网”完全“接轨”了起来。
通过“路联网”,奢香夫人请来了汉家耕作好手,来帮助彝家子弟改进耕作方法;让自己土产的茶马走出去,将贸易伙伴引进来,解决了老百姓吃盐的问题;在贵州宣慰使司地置儒学,设教授。积极学习和引进汉族文化,加强和促进彝汉文化交流,保留了彝族的历史与文化。甚至带头派遣子弟到京师入太学学习,加强与中原的联系与沟通。
奢香夫人的争取和平、引进礼乐的“大智慧”、“大作为”,在历史上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
“风烟济火旧岩疆,礼乐千村变卉棠。际得承平遗事远,部人犹自说奢香。”——余上泗《蛮洞竹枝词》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alllakere.com/post/7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