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美食 > 正文

四川人吃川味美食嘛,四川人会吃

  1. 为什么广州和其他广东人都不太喜欢吃川菜?
  2. 为什么在四川大部分都是川菜,其他菜系很少进来?

为什么广州和其他广东人都不太喜欢川菜

为什么四川人不太喜欢吃粤菜?因为粤菜油少盐少香料少,根本没味道,不下饭,清汤寡水的,喂猪的连锅汤一样。反过来为什广东人不爱川菜?因为川菜油多,而且用的菜籽油(有良心的),味重,咸,吃不惯辣的根本吃不出来是吃的什么肉,反正就是一坨辣的肉状物。新不新鲜有没异味根本吃不出来,反正吃一次拉一次肚子,还上火得很。话说得热闹,其实不尽然糖醋里脊、宫保鸡丁、藿香鱼、酸菜鱼凉糕等等川菜还是颇受广东人欢迎的。川菜,远远不仅仅是牛油火锅。粤菜,却要求有一条味觉灵敏的舌头。显然,四川人那条灵敏的舌头,早就被整麻木了,根本吃不出来粤菜的味道。而广东人的舌头,却出奇的灵敏,一点点点辣都能激起很大的***感觉,很多人是遭不住的。

不正是广东不爱吃川菜,沿海包括东北大部都不喜欢川菜。动不动汤汁菜红还花辣八角避而远之!即使有不辣的也吸引不了,一个全骨子里辣的族群,又怎会有心思做好不辣的菜呢?所以不要是不是就要代整个,不用多少厨艺就吃得欢那要人家吃什么呢。。

广州乃至珠三角以及广东沿海一线天气炎热、潮湿,是不太适合吃辣椒花椒的。偶尔吃一次川菜,可以***一下味蕾,唤醒因为湿气重而引起的食欲不振;川菜吃的时候感觉不错,隔天相当部分人的身体就会有反应:痘痘、咽喉肿、腹中隐隐作痛、痔疮复发、大便不畅等等。四川盆地日照少、湿气重、饮用水照广东人的说法是“寒”。四川人靠着辣椒、花椒、生姜祛湿,但是在广东,这种祛湿的法子明显不实用。虽然广东的湿气也很大,不过广东人会用赤小豆、粉葛、薏米、芡实等材料煲汤,祛湿效果很好,也不会对身体带来太大的***,更适合广东炎热的天气。

四川人吃川味美食嘛,四川人会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虽然川菜在广州比较火爆,像什么香天下、大龙燚、德庄、九宫格、缪氏、朝天门成都六婆串串等等,还有广州人开的、更适合广东人口味川菜馆,比如禄鼎记什么的,每到饭点,门庭若市,大有与本土粤菜分庭抗礼之势。其实不然,广州是国内一线城市,常住人口1400多万,户籍人口870多万。与上海相比较,上海外来人多数是苏、浙、皖等省份,口味偏甜,喜欢浓油赤酱;而广州则是湘、鄂、川、黔、桂等地,能吃辣,所以广州川菜馆遍地,吃的人也很多。不过在广州吃川菜有这么两个特征:一是年轻人多,上了四五十的大叔大妈你几乎听不到有讲粤语的。年轻人有闯劲,吃热辣辣的川菜特别是围着热气腾腾的牛油火锅边吃边喝冻啤酒、汽水,比在粤菜馆吃白切鸡、清蒸鱼更有劲也更解馋;二是广州的川菜馆分布也是有讲究的。天河虽然是广州的商业中心,但是对比越秀(含原老东山)、荔湾、海珠等老城区还比较“新”,“新广州人”也多,所以天河的川菜馆、湘菜馆遍地都是。声明这里没有歧视谁的意思,就像越秀区广铁集团、部队机关那块区域,湖南人多,什么佬湘楼、洞庭土菜馆就多,这就是市场需要决定的。

对于川菜,老一辈的广东人是不大会接受的;年轻的嘛,态度是又爱又恨:爱是闻着那股独特的香味,肚子里的馋虫都要从喉咙爬出来了;恨是等第二天早上坐在梳妆台前、坐在马桶上的时候心里要骂一万遍娘了。归根到底,就是离开了四川盆地的川菜,还是不太适合岭南地区的水土。

广州人“热质”,气候湿热。

四川人吃川味美食嘛,四川人会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怕辣,我们对“辣”有很多误解!辣是开胃,美容,旺血气!看吃辣的人,都肤色靓!

广州人吃东西,爱清淡,白切,清蒸。爱喝汤!当地媒体天天有“靓汤”推荐!外地人要“煮汤”。

近年,川火锅也开始流行了!亲友在广州大学城开了个“蜀记龙门”!专门去成都请火锅师傅!还准备开分店!

四川人吃川味美食嘛,四川人会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于川菜,也有的街坊说,广州人爱讲“意头”,川与“穿”粤语同音,生意人怕“穿”(漏财)!据说,深圳有个“重庆酒家”,一年到头没婚宴,后来改名!


谢邀!作为地地道道四川人的我在广东呆了5年,我的饮食经历了从最开始离不开川菜到现在基本上不吃川菜的巨大改变,并不是因为广东菜好吃,说实话到现在还是吃不习惯,但是吃了肚子不痛也嘴巴不上火;相反我吃一点麻辣的东西,会难受好几天,久而久之自然就习惯了他们那种“十分”清淡的饮食。清淡到什么程度呢?这样说吧,大部分菜除了少许的油和盐,没有别的味儿了;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菜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实话我第一次吃的时候吐了一地,我没有评论粤菜不好的意思,只是对外地人来说一时间难以接受,时间一长就好了,出门在外只要能填饱肚子,管它好不好吃呢?

以前我在中山一个工厂做业务经理,每天跟着老板他们一起吃饭,吃的什么呢?早餐自己解决,那家伙,午餐每顿都是一盘菜心(去过广东的应该知道,gen特别粗叶子特别少,用水煮出来再浇点什么汁),还有一盘必不可少的清蒸咸鱼还是什么鱼,蒸好以后也淋点什么汁,好像是酱油吧?这些菜每餐必备!剩下的就是汤了,一根排骨再扔几根玉米棒子进去熬的汤,每次吃饭的时候我都有一种感叹:这些本地人是怎么长这么大的?哈哈,所以很多时候理解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同样他们看见我们外地人吃辣椒,也会用一口广式普通话说,说什么反正就说吃不了你这东西,辣死了!

最后再说一点,其实很多北方人比广东人还不能吃川菜,我在山东上学实习的时候在一家什么中餐厅名字搞忘了。有一天晚上来了一大桌客人七七八八的有男有女,最开始我也不知道他们点的什么菜,吃饭的时候听见他们有人在那对服务员说让赶紧把那锅菜(铁锅炖什么东西)换掉,就因为一个女的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把桌子上的辣椒面整了一点到锅里去了,我们的服务员耐心地解释说一点点辣椒没事的啊,我们可以把汤给你换了..........但是那些人很生气地说,不差你钱,让你换赶紧换得了,我们一点都不吃辣,后来才知道那锅菜比我一年的工资都多,感慨这些有钱人,如此暴殄天物,而我们那时候的伙食,除了馒头就是咸菜,呵呵

为什么在四川大部分都是川菜,其他菜系很少进来?

余味记为你回答,美味故事尽在余味记。回答您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悖论。任何一个地方,大部分的菜都是本地菜。东北一带肯定是东北菜多,广州一带肯定也是广州菜多。我想你要说的是其他菜系为什么在四川很难立足脚跟的意思吧。答案很简单口味差异和消费的顽固性。



四川菜,本来就以麻辣为主,口感***比较鲜明。其他地方菜系,除了湘菜很难达到这么大的冲击力。但是香菜又少了四川一种主要的味道就是麻味,而麻辣相辅相成,形成了更具有冲击力的口感。如果没有更有冲击力的口感,那就难以撼动川菜的地位。那么现在的这个情况而言,在川菜也有非常多的外来菜。包括国宴的孔府菜,粤菜,甚至说外国菜都有很多。



因为现在全世界的餐饮文化交流的越来越频繁。在我看来,以前的时候,本地只有本地菜。后来本地有了外地菜,就像四川有杭州菜,上海有四川菜一样。再后来全世界的餐饮文化交流,各种各样的外来美食来到中国。如果说市场真的没有了话,也不会在中国立足,包括在四川本地,也有很多的粤菜店。湘菜店,你在如果说真的没有市场,那么他们早就关门儿了,既然还开着门,说明依然有生意可做,有钱可赚,有市场去开拓。


本来不想补充了,但是还是必须说一下,很多评论说川菜有很多味道,麻辣只是一种,我承认,你们可以看看我发的文章,有几篇说的很详细,而且我只是说麻辣可以作为川菜味道的代表,这点我认为并没有错,那么我来重申一下,川菜也有甜食,但是甜能代表川菜吗,川菜有做的很好成甜食,比如夹沙肉但是甜味是不能代表川菜的,清淡菜也有,比如开水白菜,芙蓉鸡片,但是清淡咸鲜你能代表吗,那是淮扬菜的代表,在我看来,最能代表的还是麻辣,那个地方敢说麻辣能超过四川,注意是麻辣,不是辣。而且麻辣具有上瘾性和依赖性,说白了越吃口味越重,吃其他的感觉没有味道,再说我这里没有说过外地菜在四川开不起来,我认为可以开起来,为什么,人口基数和口味融合交流,这么多的人口,总有需要的,一百个人有90个吃四川本地菜,还有10个人吃别的口味,而且不要忘了,本地菜饭店多的多,针对一百个人可能有5家本地菜,但是外地菜的只有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