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这是苏轼的诗,描写的是平日我们常吃的一种油炸食品——馓(san)子。
这首诗大意是:美丽的厨娘啊玉手纤纤, 金黄的馓子啊让人眼馋, 想是那佳人昨夜贪睡, 压扁了玉臂上缠绕的金环。
馓子制作的工序为:
第一步,一双纤纤玉手和面,然后揉,扯,搓,拉成细长条,均匀地刷上清油。
第二步,把油倒进锅里,烧热油,把馆成的细长面条放入油锅,炸煎成嫩***,起锅,放笤箕里,把油沥干。
第三步,金黄金黄的馓子,是人间美味,香酥可口,但要轻拿轻放,因为它一压即碎。
据说在民间,馓子还是一味中药呢。馓子用地榆、羊血炙热后配馓子汤送下,治疗红痢不止。产妇在月子里喝红糖茶泡馓子,可以散腹中之瘀。
一首诗歌来赞美你吃过的美食,这个提问很有意思。中国是美食大国,好吃的东西太多了,赞美美食的诗歌也很多,在众多的诗歌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苏轼的那首《《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为什么喜欢这首诗呢?因为诗里面提到了河豚,因为我也喜欢吃河豚,对河豚的鲜美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
苏轼的诗,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想来苏轼是吃过河豚的,不然的话,他不会把河豚写入他的诗中的。
我仅仅吃过一次河豚,因为河豚有毒,一般人是轻易不敢吃的。那次吃河豚,是因为一个朋友会做河豚,知道怎么去除河豚的毒素,朋友边做河豚,边示范讲解。待到河豚做好时,大家便尽兴吃起来。刚开始的时候,我轻易不敢动筷儿,朋友拍着胸脯向我保证,绝对不会有问题的,我这才开始动筷儿吃起来。还别说,河豚味道真是鲜美极了。虽然多年没有再吃过河豚了,至今回想起来,还能记得那种非常鲜的味道。
苏轼,是个美食家,“东坡肘子”,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一道佳肴,他之所以把河豚也写入他的诗中,想必他是一定会吃过河豚的,我之所以记得他的这首诗,也是因为我也吃过一次河豚。虽然是仅仅的一次,但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再次品尝一下河豚那美妙的味道。
我是初心初山,我写了几段顺口溜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大家喜欢。
作者:初心初山
一,川菜
川菜极含攻取性,
东西南北一勺倒,
沪粤京湘味无踪。
二,回锅肉
白如脂玉艳若霞,
红椒蒜苗一盘花,
肥而不腻好巴食,
豆瓣提味***夸。
三,夫妻肺片
并无肺片与废片,
出名就因两夫妻。
调料配制味独到,
杂碎牛头数第一。
四,宫爆鸡丁
宝桢善官亦善烹,
宫保所制爆鸡丁。
香鲜嫩辣甜酥脆,
百年多来艺更精。
五,鱼香肉丝
无鱼做出有魚香,
烹饪高级又家常。
苍蝇馆子拿手戏,
外宾点名上大堂。
六,溜肥肠
三十年前五角六,
物涨今价四十九,
味美诱人养吃货,
供不应求口水流。
今天我要说的就是一只王八引发的血案。诸位看官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左传宣公四年,有个楚国人捉到一只大鼋(也就是大王八),进献给宋灵公。公子宋和子家这时候刚好要进见宋灵公,走在路上,公子宋的食指忽然自己动了起来。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公子宋,这是个牛逼人物,一个人就贡献了“食指大动”和“染指”两个典故。当然了,这样的牛逼人物也不是一般人,没错,他是一个有“金手指”的男人,当然了,跟赵日天龙霸天这些人的金手指没法比,但是也聊胜于无。他的“金手指”就是如果自己的食指不由自主的动起来,那么等会一定会吃美食(个人觉得应该是帕金森发作了)。
于是他就把自己的手指给子家看,说:“以往我遇到这种情况,一定可以尝到美味。”等到进去以后,果不其然,厨师正准备切甲鱼,两人对视一笑。郑灵公问他们为何发笑,子家就把刚才的情况告诉郑灵公。
等到郑灵公把甲鱼赐给大夫们吃的时候,也把公子宋召来但偏不给他吃(宋灵公:“金手指”在我这不好使)。公子宋发怒了,我一个有“金手指”的人会怕你?who怕who!于是用手指头在鼎里蘸了蘸,尝到味道后才退出去(这就是“染指”的由来)。郑灵公发飙了,不听话是吧,于是要要干翻公子宋。但是,一个拥有“金手指”的男人会坐以待毙吗?结果当然是NO!公子宋先下手为强,成功按翻宋灵公。这就是一只王八引发的血案。
这只大鳖,据我推测,很有可能就是现在全球只剩下三只的斑鳖!宋灵公吃了这样珍稀的保护动物,死了也不算太亏。
现实中有一个关于美食的故事值得了解——老师留下一个用“翻蹄晾掌”的词语造句的作业。一个小学生憋了半天也作不出来。偶尔他家吃了一顿美食给了他灵感,于是第二天上学,老师提问他,他顺口便答:“昨天晚上我家做了一顿好饭,撑得全家翻蹄晾掌。”
♤环饼 苏东坡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感觉这个做饼的小姐姐放到现在能被称为 环饼西施😂苏东坡也会变成传销界的扛把子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古代人都好会吃啊
寄行简》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郁郁眉多敛,默默口寡言。
岂是愿如此,举目谁与欢。
去春尔西征,从事巴蜀间。
今春我南谪,抱疾江海壖。
相去六千里,地绝天邈然。
十书九不达,何以开忧颜。
渴人多梦饮,饥人多梦餐。
春来梦何处?合眼到东川。
《一室》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一室他乡远,空林暮景悬。正愁闻塞笛,独立见江船。
巴蜀来多病,荆蛮去几年。应同王粲宅,留井岘山前。
《天边行》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
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
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日见巴东峡,黄鱼出浪新。脂高兼饲犬,长大不容身。筒桶相沿久,风雷肯为神。泥沙卷涎沫,回首怪龙鳞。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绝句四首(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alllakere.com/post/8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