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美食 > 正文

四川人离不开美食-四川人离不开美食吗

  1. 四川人最喜欢的美食有哪些?
  2. 四川美食这么多,你最喜欢哪几种?

四川人喜欢美食有哪些?

四川人俗称“川耗子”,所以吃对川人来说是一等一的大事。吃得理直气壮,吃得大义凛然,吃得奋不顾身。

傻吃傻涨是四川的一句谚语,指的就是暴饮暴食的意思~~~ 四川人吃什么都喜欢弄得辣辣的,似乎不辣就没有意思,清淡素雅的食品市场不大,就是吃这类菜肴也是辛辣过多后的一个补充~~ 麻是四川菜的另外一个特色,所以川菜大都以麻辣为主,四川菜就是以回锅肉,麻辣豆腐为主代表的,当然四川人也克隆了重庆火锅,推陈出新,所谓的新川味火锅就是指这意思。

四川人的吃相大都不雅,普通老百姓就常常在街头巷尾,搭一小桌子,开瓶老百干,放碟花生米,切盘猪头肉,当然回锅肉和泡菜什么时间都不能够少的。拉开架势,几个要好的爷们就吆三喝四干起杯来,先还算有点雅态,如果看见他们面红耳赤你千万不要以为他们就不喝了,那才是刚刚开始呢~~

四川人离不开美食-四川人离不开美食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果是夏天,肯定就会脱去上衣,光着膀子,凳子什么的不好好坐了,要么是站着,要么是蹲在凳子上,大汗淋漓,拼命劝对方,那才是真正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吃喝故,二者皆可抛~~”,几乎就看不到理性的饭局,从来就是一醉方休~~ 四川人爱吃火锅,一年四季,概不例外。还是说夏天,本来燥得全身划根火柴都能够点燃,但是火锅店生意依然火爆,真正装修精美的火锅楼去的人并不是很多,最热闹的去处就是那些装修粗拙,价格得体的街面鸡毛店,那真的人头攒动,川流不息,挥汗如雨。常常是上一张桌子还没有吃好,已经有一圈人在你的旁边守侯着,所以有时间是真的不习惯,好在人的适应力特别强,你爱看不看,偶照吃不误!

平时看似典雅的女士在餐桌上常常原形毕露。如果是普通的粗茶淡饭她们可能会做出黛玉状,挑肥拣瘦,细嚼慢咽,有时就是点到为止,如果真正可口的菜一上桌,筷子伸得最快的肯定是女士,不等先生们一口白酒吞下,一盘菜可能就只剩点汤水了~~~呵呵~ 川人好酒贪杯,因为喝酒误事甚至命丧酒局的事时有发生,只是好吃懒做的本性已经根深蒂固,别地方的人都在忙碌着,而四川人就宁愿守着清贫也要照吃照喝,就是普通人家,如果来了亲朋好友,肯定是大吃大喝,哪怕就是没有钱,在餐馆挂帐也无所畏惧。所以餐馆的生意异常火爆,当然因为白条而倒闭的餐馆也不在少数。一个三四十的人的清水单位,一年吃喝的费用就在10万以上,这些还是指能够在帐面上反映的正常开支。 夏天先喝白酒,后匝凉啤,冬天先喝白酒,后灌热啤,色酒间或喝点,不是主流,是四川的吃喝特色。

入冬家家都腌制腊肉香肠农村更是家家都会宰杀大肥猪,家境好的会杀好几条,腌制微干后在冬阳下晾晒,再用柏枝熏干后,腊黄腊黄的,挂在屋檐下风着,长长一排,肉的小树林,让路过的人眼谗。

四川人离不开美食-四川人离不开美食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近几年综艺节目那是风生水起啊,说到美食节目,不得不提的一档最有声有色的莫过于《舌尖上的美食》这档由CCTV播出的节目了,用这种方式不仅仅可以把美食通过电视网络这些***传媒传播到世界各地,更是把当地的一些故事、历史通过美食的方式传达出来,让世界也可以看看我们中国五千的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民族的根。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四川美食的历史文化,虽然,四川人口分布比较集中,很少接触外在的人和食物,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不仅如此,还占据了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中国传统特色的四大菜系之一,中华料理集大成者,说着真是满满的自豪感。 川菜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刚开始川菜的口味特点只是以"尚滋味,好辛香“的特点,经过时间的沉淀和人民的努力,川菜终于在两宋时期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菜肴,有着自己的名字,即川菜,最后是在民国近代,川菜才正式形成”一菜一格,百菜百味,麻辣辛香“的口味特点

其中,四川美食毛血旺,就被选上电视大荧幕,传播到世界各地,被更多的人民所熟知。 在川味中,有一种美味却是从古镇源起,并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菜,这就是毛血旺,在形形***的川味菜谱上,我们总能找到毛血旺的排名,它没有什么名贵的食材,却总是让人垂涎,曾有的草根风格渐渐退去,其制作变得越来越讲究,猪血旺可以搭配黄喉,毛肚与香蒜苗及时令蔬菜,热锅下重油,姜蒜粒与豆瓣炒香,加入清汤调味,底味足,才不失曾有的江湖本色,最难以忘怀的是那由花椒辣椒用油炒香形成的麻辣油汁,真是吃一口神仙抖三抖啊,吃一口麻辣焦香扑鼻,血旺水嫩不呲牙,细滑化渣,麻辣烫香而口感浓烈,真不愧是《舌尖上的美食》选上的食物。 让詹姆士都魂牵梦绕的是四川的肥肠粉,也是成都最具特色的传统小吃,以麻辣酸爽,色红味美而著名,也一直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也是小编我的最爱啊,没尝过的真的是人生的一大遗憾,自从有一次在成都吃过以后,就每天魂牵梦萦了,主要材料是红薯粉,用红苕打的粉晒干了的,而且必须要用熟的,真相大了个白了,难怪我自己一直做,就是做不出,一个懂吃的吃货,就会知道,一个好吃的肥肠粉的秘诀就在于筋道,一般芡稠一点,面就会更加筋道,肥肠粉主要的口感是香、滑,说到四川,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辣,但是,这个不会狠辣,而且吃起来特别的舒服。 一说到串串香,相信很多人都会不自觉的咽口水,也有很多人说其实串串香是火锅的另一种形式,凭借着独特的方式以及鲜明的特色,最重要的是美味并且操作简单,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要说这种模式的售卖方式哪里最多,不是黄金地段,也不是二环三环,而是,学校后门最多了,每次放学或者放***,最喜欢去那里买一点串串香,既解馋而且好吃不贵啊。 说起这道美食应该是上到八十岁的老奶奶,下到三岁小孩,应该多多少少都有吃过,只不过可能每个人吃的口感都不一样,毕竟,要想吃到豆腐和麻辣完美融合的豆腐,实在是太难了,因此,说它是第一名,很多人都不认同,就是因为,想要吃到正宗的麻婆豆腐,很多地方可是很难吃得到的,这个麻婆豆腐的主要特色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麻、辣、烫、香、酥、嫩、鲜、活,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的麻婆豆腐,才能是一道麻婆豆腐的灵魂所在。

四川美食这么多,你最喜欢哪几种?

1、冰粉

在四川小吃摊上,冰粉是装在杯子里用管子吸得。在四川被辣懵圈了不知所措了,来一杯红糖冰粉最解辣。冰粉树其实是来自南美秘鲁进口的,叫***酸浆,把***在水里浸泡足够长的时间,再过滤后加入凝固剂就变成冰粉了。如果不加红糖浆,热量应该是极低的。

四川人离不开美食-四川人离不开美食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旁边那个叫凉糕,顺便讲一下,其实是大米糯米熬的米糕。热量比冰粉高。

2、龙抄手

馄饨这种东西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叫法搭配不同的做法。在四川叫抄手,是因为这里用很薄的皮来包馄饨,下了锅抄个手的功夫就煮好了。而龙抄手讨了个龙腾虎跃的吉利说法。龙抄手的馅只有纯猪肉,在汤里配青菜。这是区别于上海菜肉馄饨,北方馄饨汤里放紫菜的习惯。

3、冒菜

冒菜是一群人的火锅,火锅是一群人的冒菜。其实冒菜还蛮适合减肥健身的人吃呢,只要不冒那些乱七八糟的丸子。冒个牛肉、血旺、毛肚、百叶,再加上青菜豆腐,多用汤煮煮,热量并不高。冒菜的正宗吃法是要蘸个干料碟。

4、蛋烘糕

鸡蛋面粉发酵后调成[_a***_],有点像华夫饼的做法。有咸甜两种做法。咸的是裹猪油和五花肉丁,甜的是裹红糖或红豆沙。一直没有广为流传,因为必须要现烘,那层皮才会脆。

30多年四川老粉不请自来,我就按不同时间在不同地方来介绍一下家乡的美食。

小学的小镇美食

  • 我读书的镇很小,平时镇上也没有什么人,只有每个月里号数带1.4.7的数字才有***,我们都叫“赶场”,只有“赶场天”才有美食,列举几个小时候最喜欢吃的美食。
  • 伤心凉粉

街尾的车站旁,一位阿姨搭一个棚子,2张桌子,四五把小长凳,我读小学的时候就在那里卖凉粉凉面,去年听同学说,阿姨的摊子还在,味道没有变。我最喜欢吃她家的伤心凉粉,越辣越想吃,真的快辣出眼泪了。

这家是在桥头边,他家就卖三样东西,一样是油果子,一串五个;一样是锅盔,名字记不太清楚了,就像葱油饼;一样是三角粑粑,这是用糯米做的,外面脆脆的,里面有时候有点酒味,这个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

  • 粉蒸肥肠

粉蒸肥肠这在当时可以算一个硬菜了,不是我这种身上只几毛零花钱就能随心享用的美食,只能等到中午放学去找外公外婆,然后才能踏进的“苍蝇馆子”。外公当时豪横的点菜画面还记在我的脑海里,一笼粉蒸肥肠,一份猪头肉用蒜苗回一下锅,一份猪血,再来二两白酒。

初高中的县城美食

初中转学去了县城,县城人多,美食也多,平时要住校,最开心的就是周末,同学几个一起去吃美食。

  • 冰粉

我们县城的做法是用木匠的刨子在一大块冰砖上推几下,推下来的冰粉放碗里,里面在放一些水果,花生碎,山楂等,都忘记得差不多了。

  • 片片鱼

片片鱼是我们初中聚餐常去的地方,其实也没有什么特色,唯一就是便宜,类似自助餐一样,每个人好像17-20块吧,可以无限加鱼,还有许多配菜,水果也是无限供应的,每次确定去之前午饭都不吃,留着肚子吃鱼。

  • 手撕兔

外焦里嫩,鲜香浓郁应该就是形容这道美食的,虽然兔兔那么可爱,但我吃起兔兔更可爱,手撕兔我一人吃一只都没有问题。

大学的成都美食

  • 或许到了成都才真正踏进了四川的美食圈,因为他汇聚了四川各个地方的大部分美食。像火锅,串串,双流兔头,简阳羊儿汤,乐山翘脚牛肉,冷锅鱼,冷锅兔、冷锅鸡等等,这些有名气的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下面就说几样我喜欢的美食。
  • 牛杂火锅

在这里你基本可以吃到牛的全部位,这边的牛仔火锅牛肉都是秘制,其他部位都很新鲜,价格也不贵。

冒菜肯定很多人吃过,冒菜鸭子应该少听说,你要说多有特色那还真没有,就是简单的在冒菜里面加一只鸭子,给人感觉就是开了一个大荤,记得大学刚刚毕业,工资不高,就经常买冒菜鸭子来吃,主要是可以吃两顿,吃完鸭子,晚上可以用这个汤来下面。

  • 钵钵鸡

钵钵鸡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种满足,成都大街小巷很多卖钵钵鸡的,我们一般几个朋友都去小巷子里面找,坐下来就可以开吃,不用等,想吃什么拿什么,旁边啤酒放一箱,边吃边喝边聊这样的场景是成都安逸生活的一个小小缩影。


总结:美食就是伴随你成长的食物记忆,每个人成长不同,经历不同,他喜欢的美食也不同,我们喜欢一道菜,不单单是他的味道,还有一起吃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