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属有有色金属王国,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之称,而云南人吃的文化也丰富多彩,几乎没有云南人不吃的,吃各种各样的花就上百种,而吃昆虫也是出了名的,甚至也有吃蛇的也不在少数,什么毒蛇都在云南人面前都是美味,而现在保护动物的观念越来越增强,现在很少有人吃蛇了。
作为一名蛇类爱好者想回答这类问题,但是作者提问的又不清楚,也没具体描述特征之类,单从语言说比眼镜王蛇还要大的也就缅甸蟒了。要知道眼镜王随随便便都是两米➕的存在,更何况3/4米的也行。虽然云南是蛇类天堂,国内蛇类分布最多的省份,但是比眼镜王蛇还要大的,也就只有缅甸蟒了。
云南省是我国蛇类***最为丰富的省份,分布有毒蛇25种毒蛇70种;总共95种蛇。分布在云南的蛇类是:钩盲蛇,大盲蛇,闪鳞蛇,蟒蛇,黒脊蛇,绿瘦蛇,无颞腹链蛇,黑带腹链蛇,白眉腹链蛇,棕网腹链蛇,卡西腹链蛇,腹斑腹链蛇,八线腹链蛇,双带腹链蛇,坡普腹链蛇,草腹链蛇,缅北腹链蛇,镇西蛇,绿林蛇,繁华林蛇,尖尾两头蛇,云南两头蛇,金花蛇,纯绿翠青蛇,横纹翠青蛇,过树蛇,八末过树蛇,黄链蛇,赤练蛇,白链蛇,王锦蛇,玉斑锦蛇,紫灰锦蛇,绿锦蛇,三索锦蛇,黒眉锦蛇,铅色水蛇,滑鳞蛇,白环蛇,双全白环蛇,颈棱蛇,喜山小头蛇,方花小头蛇,中国小头蛇,紫棕小头蛇,管状小头蛇,台湾小头蛇,圆斑小头蛇,山斑小头蛇,沙坝后棱蛇,老挝后棱蛇,平鳞钝头蛇,棱鳞钝头蛇,钝头蛇,缅甸钝头蛇,横斑钝头蛇,喜山钝头蛇,颈斑蛇,缅甸颈斑蛇,云南颈斑蛇,紫沙蛇,中华斜鳞蛇,灰鼠蛇,滑鼠蛇,喜山颈槽蛇,缅甸颈槽蛇,黑纹颈槽蛇,九龙颈槽蛇,北方红脖颈槽蛇,大陆虎斑颈槽蛇,黄腹杆蛇,米易黑头剑蛇,云南黑头剑蛇,环纹华游蛇,华游蛇,渔游蛇,黑网乌梢蛇,乌梢蛇,黑线乌梢蛇,金环蛇,云南银环蛇,银环蛇,丽纹蛇,孟加拉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头蝰,雪山高原蝮,烙铁头,贡山烙铁头,菜花原矛头蝮,原矛头蝮,白唇竹叶青,竹叶青,乡城竹叶青,云南竹叶青
云南因为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在中国享有“动植物王国”的美誉的一个大省。你在其他地区找不到的动植物,在云南就能找到,更别说蛇。蛇肯定是有的。云南的地形,以山地居多,山里生长着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这就给蛇的生存提供了一个完整的食物链。在云南,进山里,最要防范的就是蛇的攻击。
菜花蛇一般在3米以上,小一点的也能长到2米以上,主要是以蛙类、蜥蜴、鱼类、鼠类、鸟类等这些小型动物为食,在我国南方还有很多地区都有菜花蛇的分布,并且它还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是属于保护性的蛇类,
1、云南两头蛇
云南两头蛇(学名:Calamaria yunnanensis)为游蛇科两头蛇属的爬行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云南等地,多生活于丘陵地带。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景东。
2、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寿命在20年左右。相比其他眼镜蛇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在我国西南与华南地区常有出没,通常栖息在草地、空旷坡地及树林里。
3、金环蛇
金环蛇是一种具前沟牙的剧毒蛇,与眼镜蛇、灰鼠蛇合称“三蛇”,是著名的食用蛇种。金环蛇分布于北纬25度左右及其以南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南部,在东部向北可达江西南昌,国外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
4、雪山蝮
全长500mm左右。头较大,呈三角形,颈明显,有颊窝。背部暗褐色,有黑色斑,头顶有一对黑斑,唇部色淡。生活于海拔3000-4000m的高山上。分布于云南。
5、云南颈斑蛇
云南颈斑蛇是一种游蛇科动物,分布于中国云南。全长300毫米左右。头较小,与颈不易区分。上唇鳞5(2—1—2)枚,眶后鳞1枚,颞鳞1枚,第四枚上唇鳞与顶鳞相切。背面棕色,具黑***纹,头背色暗,颈部黑箭状斑边缘不太明晰;腹面肉***,满布棕点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alllakere.com/post/9837.html